麦君遗我砚,采自羚羊峡。
鸲之鹆之眼,审视碧光贬。
白如蕉叶萌,黑比鱼云压。
中有青青花,琐细不可掐。
山川蕴精气,匠石变遗法。
雀斑几点露,䱉血两边夹。
外规直且平,中池浅而狭。
注兹水一泓,三宿尚容歃。
我来吏端州,判牍日钩押。
劳人何草草,有时服韎韐。
频年砚欲焚,是物不我甲。
朝来三摩挲,贮以琉璃匣。
他日抽簪回,篷窗恣赏狎。
作诗崇祯年,月涂岁协洽。
麦君遗我砚,采自羚羊峡。
鸲之鹆之眼,审视碧光贬。
白如蕉叶萌,黑比鱼云压。
中有青青花,琐细不可掐。
山川蕴精气,匠石变遗法。
雀斑几点露,䱉血两边夹。
外规直且平,中池浅而狭。
注兹水一泓,三宿尚容歃。
我来吏端州,判牍日钩押。
劳人何草草,有时服韎韐。
频年砚欲焚,是物不我甲。
朝来三摩挲,贮以琉璃匣。
他日抽簪回,篷窗恣赏狎。
作诗崇祯年,月涂岁协洽。
此砚出自羚羊峡,由麦君相赠予我。其质地细腻,色泽碧绿,犹如鸲鹆与鹆之眼,闪烁着深邃的光芒。表面洁白如蕉叶初生,黑色则深沉如鱼云压顶,中间隐现青色花纹,繁复而不失雅致。
砚台形状规整,边沿平直,中央池浅而狭窄,恰到好处。注入一泓清水,即使静置数日,亦能保持清澈,适宜书写。我任职于端州,每日处理公文,忙碌之余,偶得闲暇,便取出此砚,细细摩挲。
曾几何时,此砚几近被弃,幸得珍藏,方得保全。今晨,再次抚摸,将其置于琉璃匣中,以待他日。未来某日,或在篷窗之下,或在闲暇之时,我将尽情欣赏这方砚的风采。
此诗作于崇祯年间,月与年份皆和谐相配,以表达对麦君赠砚之感激与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