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青年独老成,布袍宽博称其名。
李膺谩自知文举,杨意无能荐长卿。
每到草堂成酩酊,偶过花径亦逢迎。
卜邻自觉头加白,转信前贤畏后生。
之子青年独老成,布袍宽博称其名。
李膺谩自知文举,杨意无能荐长卿。
每到草堂成酩酊,偶过花径亦逢迎。
卜邻自觉头加白,转信前贤畏后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早年独立老成的人物,他身着宽大的布袍,名副其实。诗人以李膺自比,虽然自认才识过人,却未能像当年文举那样推荐人才;又借杨得意之典故,暗示自己无法像荐司马相如那样发掘贤能。诗中主人公常在草堂中沉醉,即使漫步花径也会与人交往,但这种经历让他感到岁月匆匆,自己已白发苍苍。他深感前辈的忧虑——面对后生的崛起,他们或许会显得力不从心。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人物形象展示了时光流转和人才辈出的主题。
怀抱因公得好开,鬓须嗟我怕年来。
敲门既辱频传句,守岁仍呼共引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