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倚阑干昔倚痕,大江如睡柳都昏。
昏昏柳外颓阳色,直接青芜到墓门。
重倚阑干昔倚痕,大江如睡柳都昏。
昏昏柳外颓阳色,直接青芜到墓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悼亡之情。首句“重倚阑干昔倚痕”,以“重倚”与“昔倚”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仿佛诗人再次站在曾经倚靠的地方,回忆往昔,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接着,“大江如睡柳都昏”,将大江比作沉睡之物,而柳树则在黄昏中显得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黄昏时分,光线渐暗,万物似乎都陷入了沉寂之中,这种景象不仅映照出了自然界的宁静,也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哀悼的氛围。
“昏昏柳外颓阳色,直接青芜到墓门。”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夕阳的余晖在昏暗中显得更加黯淡,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仿佛连绵不绝的青草也延伸到了墓门之前,暗示了悼念的对象已经远离尘世,进入了一个更为寂静的世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万壑千岩已饱看,更寻佳处为开颜。
无端早上一番雨,遮尽东阳县里山。
纷敷北轩植,移斸来中园。
微雨一飘洒,咄咄芽蕊繁。
轻黄吐双蕉,寸碧罗丛萱。
更怜二棕榈,远结蜀土根。
清风落檐楹,翼羽何翻翻。
惟此松竹姿,洒然出尘昏。
众芳自争妍,正性中独存。
愿秉岁寒操,翠色蔼君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