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出世境,竹林居士乡。
中虚秘天韵,外直凌秋霜。
静久世味淡,翠深人意凉。
触目多俗物,见君何日忘。
桃溪出世境,竹林居士乡。
中虚秘天韵,外直凌秋霜。
静久世味淡,翠深人意凉。
触目多俗物,见君何日忘。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斋的清幽与高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林斋内外的独特氛围。首句“桃溪出世境,竹林居士乡”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桃溪潺潺,竹林环绕,仿佛远离尘嚣,置身于一个超然物外的境界之中。接着,“中虚秘天韵,外直凌秋霜”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竹林斋内与外的双重特质:内部空间空灵而蕴含着自然的韵律,外部则挺拔直立,即使在秋霜严寒中也保持着坚韧不屈的姿态。
“静久世味淡,翠深人意凉”则表达了长时间的宁静能让人的心境变得淡泊,如同深绿色的竹林给人以清凉之感。最后,“触目多俗物,见君何日忘”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事物的厌倦,以及渴望在竹林斋中找到心灵寄托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竹林斋作为避世之所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迷,前军□□□□□。
□□□□□此难,路难荒径足风惛。
□□□□□□□,□□景色似氤氲。
□□□搜骨利干,边草叱沙纥逻分。
阴圾爱长席箕掇,□谷多生没咄浑。
纵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断根。
酒泉路远穿龙勒,石堡云山接雁门。
蓦水频过及敕戌,□□望见可岚屯。
如今以慕单于德,昔日还承汉帝恩。
□□定知难见也,日月无明照覆盆。
愁肠百结虚成著,□□千行没处论。
贱妾傥期蕃里死,远恨家人招取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