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秀芸芬岁月多,锦贉珍重印宣和。
即看与物开生面,浑是临池写擘窠。
如滴夏山常罨翠,欲鸣晴峡渐增波。
高楼百尺轩而敞,试一凭栏快若何。
古秀芸芬岁月多,锦贉珍重印宣和。
即看与物开生面,浑是临池写擘窠。
如滴夏山常罨翠,欲鸣晴峡渐增波。
高楼百尺轩而敞,试一凭栏快若何。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题燕文贵夏山图》。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首句“古秀芸芬岁月多”,以“古秀”形容山川之古老而秀丽,“芸芬”则暗示了山间草木的香气,岁月的痕迹在其中得以体现。接着“锦贉珍重印宣和”,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川比作珍贵的锦缎,以“宣和”二字点明了作品的年代背景,也暗示了其艺术价值之高。
“即看与物开生面,浑是临池写擘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面的生动与细节的精致。诗人仿佛置身于画中,观察万物生长,每一处都充满了生命力。“临池写擘窠”则形象地表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如同在池边书写大字一般,气势磅礴。
“如滴夏山常罨翠,欲鸣晴峡渐增波”两句,通过“滴”、“罨”、“鸣”、“增”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山色的翠绿与水波的动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
最后,“高楼百尺轩而敞,试一凭栏快若何”两句,诗人想象自己站在高楼上,凭栏远眺,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