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惭轻举,为樵亦易穷。
文章还古道,礼数逐秋风。
独鹤千松下,万航一水中。
最怜当路草,衰败与人同。
致政惭轻举,为樵亦易穷。
文章还古道,礼数逐秋风。
独鹤千松下,万航一水中。
最怜当路草,衰败与人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去政职后的情怀,表达了对过去政治生涯的反思与不满。诗人通过"致政惭轻举"四字,传达出因政务处理不当而感到懊悔之情,同时也显示出对自己能力的自谦,认为管理国事如同为樵(砍柴)一般简单,却又容易陷入困境。
接着"文章还古道,礼数逐秋风"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恢复古代文风和遵循传统礼节的渴望。这里的“古道”指的是古人的思想文化,“礼数”则是指各种礼仪规范,这两者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个背景下,诗人通过“逐秋风”的意象,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和顺应时节变化的重要性。
"独鹤千松下,万航一水中"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孤冷的情景。这里的“独鹤”与“万航”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退隐田园的愿望,或是对现实社会的某种不满。
最后"最怜当路草,衰败与人同"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那些在世事变迁中渐渐枯萎的东西(这里以“当路草”为象征)所持有的哀怜之心。这种哀悯不仅局限于自然界,更延伸到与人类共享命运的衰败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理想状态。
我为秋浦游,欲访秋浦迹。
及已到此邦,秋浦无处觅。
或云百里间,始见江祖石。
或云江祖石,止在齐山侧。
地形著山川,记载具文籍。
父兄世流传,论且不可覈。
况出形器表,理可俄而测。
所以圣人心,贵在于默识。
不然差毫釐,千里成舛忒。
想今锦鷤鸟,欲见已不得。
试听白猿吟,傥能喧夜寂。
西风剑佩轻,独立妙高亭。
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
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
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