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初成镜,山城独倚楼。
徘徊如伴客,浩荡更随舟。
陌上清光满,尊前烂漫游。
岂知离别后,对尔转添愁。
江月初成镜,山城独倚楼。
徘徊如伴客,浩荡更随舟。
陌上清光满,尊前烂漫游。
岂知离别后,对尔转添愁。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对月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的孤独景象。首句“江月初成镜”,以比喻手法写月如明镜,映照江面,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清澈。次句“山城独倚楼”则点出诗人身处山城高楼,孤独地凝视着这轮明月,透露出淡淡的孤寂之情。
“徘徊如伴客”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月的依恋,仿佛月亮是他的伴侣,陪伴在身边。而“浩荡更随舟”则将视线从陆地转向水面,想象月光洒在浩渺江面上,伴随着行舟远去,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陌上清光满”描绘了月光洒满田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广阔的意境。诗人借酒浇愁,“尊前烂漫游”看似潇洒,实则暗含离别后的落寞和愁绪。
最后两句“岂知离别后,对尔转添愁”,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原本欣赏月色的愉悦心情,在离别之后反而因为月光的触发而增添了无尽的思念和哀愁。整首诗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