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柳摇窗指嫩条,小鸟呢喃话清朝。
虽说王谢乌衣好,不及文章里巷高。
翠柳摇窗指嫩条,小鸟呢喃话清朝。
虽说王谢乌衣好,不及文章里巷高。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余庆府敬老院内的一幕春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翠柳摇窗指嫩条”以“翠柳”作为春天的象征,生动地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嫩绿的枝条仿佛触手可及,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小鸟呢喃话清朝”则通过小鸟的鸣叫,赋予了这一场景以生命和活力,仿佛它们在交流着清晨的美好时光,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后两句“虽说王谢乌衣好,不及文章里巷高”,则由自然景观转向对人的赞美。这里运用了典故,将“王谢乌衣”比喻为显赫的家族或地位,暗示敬老院中的老人们虽不拥有显赫的地位,但他们的智慧、品德和对社会的贡献,如同文章一般深邃而有价值,甚至超越了那些表面上看似高贵的人。这不仅是对老人们的尊敬,也是对知识、智慧和道德价值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美景和对老人们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智慧、品德和老年生活的尊重与敬仰。
大雪三日不得出,荒村酒价平地高。
因寒思酒典衣买,得无左计如揠苗。
因兹不饮又不可,为有块垒须频浇。
鸬鹚大勺一吸尽,愁城忽出精兵鏖。
兀坐未知孰胜负,但觉一切如鸿毛。
不能快意姑设想,惟有大猎阴山凹。
弓弦霹雳饿鸱吼,空中倒堕如□雕。
翻身射虎虎人立,草间复见黄獐逃。
马蹄蹴踏汗流血,积雪揉作烟尘飘。
归来张烛倾蒲萄,胡姬笑解金错刀,奇气不数邯郸豪。
呜呼,此时方见好身手,安能裈处愁烦忉。
歌馀耳热一灯尽,窗外雪折琅玕梢。
孤发靡有极,出寺钟送响。
始径祇壁立,继栈渐蛇往。
一泉喷岩下,阴涧走滉瀁。
馀支忽横漫,茧足破之上。
瞑眩心摇旌,飘簸谷张网。
离群属象形,巨力擘灵掌。行行避攫拿,境境得?慌。
托命藤系石,靡瞰匪千丈。
怯气凝虑并,道心忘我长。
百悟罗英苍,群妙展佚荡。
玄关且未穷,中势无息壤。
贫哉云中观,弥空有馀仰。
豆秸灰抹春云色,野人新病足无力。
闻道城西盛水嬉,缓步轻尘懒不得。
沙棠之舟木兰楫,丝歌阵中刺舟入。
一摇两兀意已软,万翠千朱望疑合。
粉妆照水愁水浑,病面照水愁水清。
水清水浑不相入,眼前士女空倾城。
閒情自分沽泥絮,一笑还踏疏林路。
穆然一角见遥山,无人知是春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