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梁綵飘金凤喧,翠衿小儿双髻悬。
珊瑚鞭折金锁掣,九地神牛飞上天。
东郊辘轳鸣紫犊,绿芜一片玻璃縠。
柳眉桃脸红霏霏,东园蝴蝶西园飞。
燕梁綵飘金凤喧,翠衿小儿双髻悬。
珊瑚鞭折金锁掣,九地神牛飞上天。
东郊辘轳鸣紫犊,绿芜一片玻璃縠。
柳眉桃脸红霏霏,东园蝴蝶西园飞。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迎春曲》描绘了一幅热闹而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燕梁綵飘金凤喧”,以燕子和梁间彩带随风飘动,金凤鸟欢快鸣叫,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翠衿小儿双髻悬”写的是儿童穿着绿色衣襟,头戴双髻,活泼可爱,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珊瑚鞭折金锁掣”一句,可能形容孩童玩耍时的情景,珊瑚鞭或许象征着贵重的玩具,金锁掣则可能指牵制或控制,暗示孩童们在尽情嬉戏。随后,“九地神牛飞上天”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可能是描述放风筝的场景,将牛的形象升腾至天空,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文“东郊辘轳鸣紫犊”描绘的是农村的田园风光,辘轳声与紫牛(紫色的小牛)相映成趣,展现了农耕生活的一幕。“绿芜一片玻璃縠”则以玻璃般的绿草比喻春天的草地,清新而明亮。最后两句“柳眉桃脸红霏霏,东园蝴蝶西园飞”,通过柳叶如眉、桃花娇艳以及蝴蝶翩翩,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呈现出一幅春色满园的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画面鲜活,富有生活气息,成功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欢乐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