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翎鲜莹玉为趺,子晋纶巾雅称无。
想得双文斜掩敛,月明难辨雪肌肤。
鹅翎鲜莹玉为趺,子晋纶巾雅称无。
想得双文斜掩敛,月明难辨雪肌肤。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精美的白羽扇,其羽毛如鹅翎般鲜亮,洁白如玉,底座则是玉制的,显得高贵雅致。诗人联想到古代仙人子晋的形象,认为这把扇子与他所佩戴的纶巾相得益彰,显示出一种高洁的气质。接着,诗人想象如果扇子的主人——丁娘,轻轻遮面,那在明亮月光下,她的肌肤白皙如雪,难以分辨,更增添了神秘和柔美。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扇子这一物象,寄托了诗人对丁娘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形象的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夜语翻千偈,书来又一言。
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
船稳江吹坐,楼空月入樽。
遥知思我处,醉墨在颓垣。
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
露重珠璎蒙翠盖,风来石齿碎寒江。
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
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
巍然开济两朝勋,信矣才难十乱臣。
原庙固应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
和熹未圣犹贪位,明德虽贤不及民。
月落风悲天雨泣,谁将椽笔写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