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鼓无声昼阒沈,荒碑积雨古苔侵。
忽飞寒雀窥斋钵,偶有驯猿听梵音。
鱼鼓无声昼阒沈,荒碑积雨古苔侵。
忽飞寒雀窥斋钵,偶有驯猿听梵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苍凉的山林寺庙景象。开头“鱼鼓无声昼阒沈”中,“鱼鼓”通常指的是寺庙中的木鱼,用来敲击,作为打坐禅定的计时工具,但这里它无声,显得异常安静,昼阒沈可能是时间感的渲染,给人一种深邃和悠长的感觉。紧接着“荒碑积雨古苔侵”则描绘了一幅荒废的景象,古老的碑文被长年的风雨侵蚀,苔藓覆盖,显得历史久远而又有些被人遗忘。
诗歌中间,“忽飞寒雀窥斋钵”里的“寒雀”给人的感觉是秋日的萧瑟,而“窥斋钵”则是说这些寒冷的小鸟好奇地窥视着寺庙中的饭钵,可能是在寻找食物,也许是在观察这个安静的空间。最后,“偶有驯猿听梵音”中,“驯猿”即驯服的猿猴,它们似乎在聆听“梵音”,即佛教僧侣诵经的声音,这里展现了一个和谐共存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凌云成而楷遂绝,太极建而书仍存。
艺不足以名世,士亦贵于自珍。
彼其之子以贱待其身,而又安能以重望夫人。
伟四谏之直声,并翰墨而流芬。
方其作元舅之碑以伸天子之孝,拒佞倖之请而杜亵取之门。
则片言只字之落人间者,世固待之以褚颜之节,而岂复侪之于芝繇之伦。
后二百年珂得而藏其真,是盖不特宝其书而楷模其纵笔之妙思,又将因其字而彷佛其绝世之清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