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李山人访宿》
《舟中李山人访宿》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日暮舟悄悄,烟生水沈沈。

何以延宿客,夜酒与秋琴。

来客道门子,来自嵩高岑。

轩轩举云貌,豁豁开清襟。

得意言语断,入玄滋味深。

默然相顾哂,心适而忘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zhōngshānrén访fǎng宿
táng / bái

zhōuqiāoqiāoyānshēngshuǐshěnshěn

yán宿jiǔqiūqín

láidàoménláisōnggāocén

xuānxuānyúnmàohuōhuōkāiqīngjīn

yánduànxuánwèishēn

ránxiāngshěnxīnshìérwàngxīn

注释
日暮:傍晚的时候。
舟:船。
悄悄:静悄悄。
烟生:烟雾升起。
水沈沈:形容水面平静而朦胧的样子。
何以:凭什么或用什么。
延:挽留。
宿客:过夜的客人。
夜酒:夜晚的酒。
与:和。
秋琴:秋天弹奏的琴声。
来客:来访的人。
道门子:指修道之人或隐士。
嵩高岑:嵩高山,古代著名的高山。
轩轩:形容举止高雅的样子。
举云貌:像云一样飘逸的容貌。
豁豁:形容胸怀开阔的样子。
清襟:清亮的胸怀或高尚的情操。
得意:言谈投机。
言语断:话语中断,意犹未尽。
入玄:进入深奥玄妙的境界。
滋味深:意味深远。
默然:沉默无言。
相顾:互相看着。
哂:微笑。
心适:心灵舒适。
忘心:忘记世俗的忧虑。
翻译
傍晚时分,船只静静地停泊,水面弥漫着淡淡的烟雾。
为何挽留过夜的客人,唯有夜间的美酒和秋日的琴声。
来访的客人是位隐士,来自高耸的嵩高山岭。
他举止轩昂如云般飘逸,胸怀开阔如清风徐来。
言谈投机时话语戛然而止,深入玄妙的意境中。
彼此默默相视而笑,心灵相通,忘记了尘世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船上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日暮舟悄悄"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安静,而"烟生水沈沈"则是对这种氛围的一种感官描绘,给人以深远和神秘之感。

"何以延宿客,夜酒与秋琴"这两句诗表明诗人邀请客人留宿,并以夜晚的美酒和秋季的琴声作为款待的手段,这里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艺术享受和生活情趣的追求。

"来客道门子,来自嵩高岑"这两句则介绍了来访者的身份,其来源于名山大川,给人以不凡之感。接着的"轩轩举云貌,豁豁开清襟"描绘了来客的气度非凡,形象地表达了其高洁脱俗之态。

诗中的最后几句"得意言语断,入玄滋味深。默然相顾哂,心适而忘心"则是对交流和感受的一种描写,通过简练的语言传递出一种超越物外的心灵共鸣与满足。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精神上的相通与交融,是一首充满意境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其一

试驱毛颍沐方诸,盘礴经营惨澹初。

莫作世间虚妄见,笔端三昧入无馀。

(0)

江仲嘉行邑将归见寄绝句次韵·其三

若下馀杯一望间,不辞山上复加山。

孟嘉固是盛德士,犀首何能终日闲。

(0)

舟行过吴江有感·其一

陈迹端如幻,羁怀祇自惊。

十年穷不死,四海寄馀生。

蒲柳成衰质,枌揄忆旧耕。

重吟五湖句,慷慨动幽情。

(0)

丁巳九日携酒要叔问登通道门楼而江彦文寄玉友适至因用己未岁吴下九日诗韵作

凉秋风物正清华,极目高楼不见花。

老境固知无乐事,醉乡聊欲寄生涯。

银钩远寄清桐滑,玉液亲题赤印斜。

笑引壶觞成一醉,歌筵遥想鬓堆鸦。

(0)

送庄大夫绰赴鄂州守

白首同经本命年,君临方面我归田。

应无卫尉一钱直,空羡漆园三十篇。

麟阁功名应未晚,羊肠岐路莫争先。

西归不待三年最,肯访柴门濲水边。

(0)

谢江仲举惠酒

山城无物可忘忧,但有平原病督邮。

知我囊中无白水,烦君若下出青州。

芳甘未谢三羊酝,傲兀能消万古愁。

会待东郊春意动,鸣鞭乘兴草堂游。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