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驱毛颍沐方诸,盘礴经营惨澹初。
莫作世间虚妄见,笔端三昧入无馀。
试驱毛颍沐方诸,盘礴经营惨澹初。
莫作世间虚妄见,笔端三昧入无馀。
这首诗是宋代程俱所作,题为《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其一)》。诗中描绘了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深思,以及对艺术真谛的追求。
首句“试驱毛颍沐方诸”,以“毛颖”比喻笔,暗示画家正在尝试使用新笔或精心准备的笔,如同沐浴过的方诸(传说中的神兽),充满活力与灵性。这句描绘了画家在创作前的准备状态,充满了期待与兴奋。
次句“盘礴经营惨澹初”,“盘礴”形容画家构思布局时的沉思与努力,“经营”指创作过程中的规划与安排,“惨澹”则暗示了创作初期的艰难与复杂。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画家在创作初期的辛勤工作和对作品构想的深入思考。
后两句“莫作世间虚妄见,笔端三昧入无馀”,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真谛的理解与追求。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被世俗的虚幻表象所迷惑,而应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通过“笔端三昧”(即在笔下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艺术家能够超越物质世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艺术的完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家创作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美好,同时也传达了对艺术真谛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蔼蔼湖中山,迢迢湖上路。
田家大湖滨,三五亦成聚。
朝耕湖上田,暮唤湖上渡。
稚子远相迎,牛背挂农具。
今年喜有秋,不为租税惧。
床头酿茆柴,取醉罗栗芋。
相看桑麻长,焉识簪组误。
县门久未行,且乐成嫁娶。
翁君彳子何所适,手持素缣长三尺。
属余吮笔为作图,图此青松与白石。
翁君有母孀居三十年,青松比贞石比坚。
恩勤育子诚可怜,感君使我情潸然。
男儿不能安舆列鼎为亲欢,虽有菽水徒迍邅。
白头厨中苦辛者,誇数圣善何有焉。
翁君翁君慎勿迂,东西奔走将何须。
江寒木落岁云徂,倚门之望不可孤。
入门一笑慈颜舒,春酒春盘次第敷。
高堂素壁挂此图,君当亟归勿踟蹰。
吾闻君有仙人不死之术可以奉阿母,何如此乐真良图。
粤客自南来,吴侬从北下。
解后黄河边,踪迹两相讶。
问我归何遽,问尔行何暇。
同是公车人,不及公车罢。
此时长安客,阗隘举子舍。
岂知风波间,有此閒昼夜。
于彼为桎械,于我如放赦。
难进而易退,聊用解嘲骂。
昆崙万里高,海水万里流。
感此慷慨士,飘䬙顺风游。
明珠多按剑,久玩知自浮。萧艾岂不芳,兰?良见羞。
得志信须臾,展旆西石楼。
念彼席上珍,硌磥行当收。
还节汾晋间,冠盖前云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