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桑柘已萧然,土屋朝炊几断烟。
风捲火云天欲雨,马嘶铃阁日如年。
危途敢道应回驭,尸位须知早避贤。
安得虎溪同一笑,独留衣钵向人传。
田园桑柘已萧然,土屋朝炊几断烟。
风捲火云天欲雨,马嘶铃阁日如年。
危途敢道应回驭,尸位须知早避贤。
安得虎溪同一笑,独留衣钵向人传。
这首诗描绘了大同村庄的荒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田园桑柘已萧然,土屋朝炊几断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衰败之景,田野上的桑树和柘树已经凋零,乡村的炊烟稀少,透露出一种荒凉与寂寥。颔联“风捲火云天欲雨,马嘶铃阁日如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与时间的漫长,狂风卷起火烧云,预示着大雨将至,而马儿在铃阁旁嘶鸣,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漫长与无奈。颈联“危途敢道应回驭,尸位须知早避贤”表达了诗人对于困境的清醒认识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即使在危险的道路上也不敢轻言回头,深知自己应远离不贤之人,保持清正。尾联“安得虎溪同一笑,独留衣钵向人传”则寄寓了诗人对于和谐、真挚友谊的向往,希望如同虎溪三笑般的情谊能够流传,留下精神的传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记山横浅黛,水飏轻波,人泊兰桡。
万古伤心事,把枯筇倚处,说与垂髫。
红愁绿怨难遣,几树夕阳摇。
只短曲乌乌,疏萤闪闪,不觉魂销。飘飘。
向风立,但入望家山,未怅迢遥。
只喜相携去,便苍茫行旅,那许无聊。
多少旧愁新恨,风雨付潇潇。
问游子天涯,苏台夜月何处招。
绮陌骢归,翠堤莺倦,埼岸几番疏雨。
弹指秾春,一笑千金眉妩。
拚付与、残笛西风,更谁共、画船南浦。
掩乡关、黄叶村孤,绕枝剩有乱鸦语。
长杨零落词赋,奈慵扶烟态,楚腰无主。
萍絮茫茫,禁得夜寒风露。
孤俊约、青眼交疏,留纤影、朱阑人去。
愿来生、莫长情芽,愁痕吹又聚。
烛烟凉,筝雨歇,帘影熨秋水。
一寸横波,人倚画屏背。
玉笙吹起春魂,翻阶红药,尽消受、看花情味。
和残醉。经年袖粉零啼,香冷合欢被。
钿缕双蝉,潘鬓竟憔悴。
此情欲说还休,彩云归梦,祗明月、照人无睡。
尘飞不到,甚云閒如我。放鹤归来见深坐。
有松岚合并,幽涧鸣泉,风动处、依约宫商迭和。
一邱聊复尔,桐帽棕鞋,随分商量到清课。
远致属岚家,淡墨溪山,君知否、个中薪火。
蚤点检、秋期记兰荃,便袅尽炉烟,付它寒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