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风趁客舟,篆烟飘处暂淹留。
帐钩触柱人初起,奁粉吹香扑未收。
开箔先拢金约臂,插花仍露玉搔头。
谁能化作长干水,日绕妆台四面流。
一夜春风趁客舟,篆烟飘处暂淹留。
帐钩触柱人初起,奁粉吹香扑未收。
开箔先拢金约臂,插花仍露玉搔头。
谁能化作长干水,日绕妆台四面流。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泊舟于商山店旁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夜微风中船行的轻盈与静谧,以及船内女子早起梳妆的温馨场景。
首句“一夜春风趁客舟”,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无形的春风赋予了行动力,仿佛它特意赶来陪伴着客舟,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篆烟飘处暂淹留”一句,通过烟雾的飘散,暗示了船停靠的短暂停留,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朦胧美。
“帐钩触柱人初起,奁粉吹香扑未收”两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子起床时的情景。帐钩轻轻触碰柱子的声音,是清晨的第一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而女子在梳妆时,粉饼的香气随风飘散,未被完全收拢,展现出女子梳妆过程的自然与和谐。
“开箔先拢金约臂,插花仍露玉搔头”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精心打扮的过程。她打开包裹,先戴上金色的手镯,随后插上鲜花,露出精致的玉簪,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女性的优雅与美丽。
最后,“谁能化作长干水,日绕妆台四面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美丽形象的赞美与向往。他想象自己能化身为长干河中的流水,围绕着妆台,日夜不息地流动,以此来比喻女子的美丽如同流水一般永恒动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物的和谐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情感和向往。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十日九风雨,一日是层阴。
春秋绝少佳日,无地可登临。
不见西来秋色,但诵南华秋水,愁坐怨秋霖。
屈指几明月,凝想到如今。树萧萧,泥滑滑,院沉沉。
绿蓑青笠,江上渔父也难禁。
挑尽幢幢灯影,听遍床床屋漏,馀润逼罗衾。
泼墨襄阳画,催我短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