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勋旧半彫零,京口雄藩孰老成?
可是叔孙祈欲死,喜闻先轸面如生。
东园草暗铜驼陌,北固潮平铁瓮城。
珍重子仪谁可继,三军气色倍精明。
三朝勋旧半彫零,京口雄藩孰老成?
可是叔孙祈欲死,喜闻先轸面如生。
东园草暗铜驼陌,北固潮平铁瓮城。
珍重子仪谁可继,三军气色倍精明。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闻定相死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首句“三朝勋旧半雕零”描绘了历经数朝功臣老去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次句“京口雄藩孰老成?”则提出疑问,询问在这样的动荡时期,谁能担当起京口(今江苏镇江)这样的战略要地的重任。
接下来,“可是叔孙祈欲死,喜闻先轸面如生”借用了典故,将定相(可能是某位将领)比作春秋时期智勇双全的叔孙豹(祈),他的去世令人悲痛,但诗人却以“喜闻先轸面如生”的想象,寄托对定相精神永存的敬仰。
“东园草暗铜驼陌,北固潮平铁瓮城”两句通过描绘东园荒草和北固城的景色,寓言战事已息,但遗迹犹在,让人想起过去的辉煌与战争的痕迹。
最后,“珍重子仪谁可继,三军气色倍精明”以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威望来赞誉定相,询问是否还有人能继承他的英勇和领导力,使得三军士气更加昂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又有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后继者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近郊月一至,厓藓手剔扫。
名山有真面,愈熟乃识好。
前鱼弃习见,佳境在曲缭。
正如旧读书,不厌数探讨。
雨后岩气蒸,奇馥发卉草。
上下万绿中,皎然石梁道。
坐看夕阳色,顿觉异春昊。
休羡住山僧,云烟阅暮早。
鸠江谈宴后,回首九年馀。
惨惨三秋节,凄凄一纸书。
梅花香未减,薤露痛何如。
咫尺扬州路,离怀未尽摅。
金石称三友,今存我一人。
家贫文字富,身贱性情真。
捃古编难乞,贻书墨尚新。
双鸡同斗酒,深愧未躬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