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叶少师归闽四首·其一》
《送叶少师归闽四首·其一》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倾都蔼蔼集歌骊,勇退三朝帝者师。

熟釜铭功詶太传,黄金铸像忆鸱夷。

午桥梦到悬车日,庚度秋清击榜时。

父老相呼看归相,年来忧国鬓成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送叶少师归闽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功勋卓著的官员叶少师即将离开京城,返回故乡福建的情景。通过“倾都蔼蔼集歌骊”这一句,展现了京城百姓对叶少师的敬仰和不舍之情。接下来的诗句“勇退三朝帝者师”,赞扬了叶少师在三朝为帝师的勇退之举,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深谋远虑。

“熟釜铭功詶太传,黄金铸像忆鸱夷”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叶少师功绩的铭记与怀念。熟釜铭功,意指将叶少师的功绩铭刻在熟釜上,以示永久纪念;黄金铸像,比喻叶少师的形象被后人永远铭记,如同金铸之像一般。这里还借用了鸱夷(即陶制的酒器)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叶少师的功绩和形象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午桥梦到悬车日,庚度秋清击榜时”这两句,通过梦境和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叶少师在官场生涯中的重要时刻。午桥梦到悬车日,暗示了叶少师在官场上的辉煌时刻,以及他最终选择隐退的决定。庚度秋清击榜时,则可能是指他在某个特定的季节或场合,做出了重要的决策或行动。

最后,“父老相呼看归相,年来忧国鬓成丝”两句,表达了对叶少师归乡的感慨。父老们相互呼唤着,看着叶少师归来,而他多年为国担忧,两鬓已斑白。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叶少师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叶少师归乡情景的描绘,赞美了他的功绩、品德和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新历未颁遗民感怆二首贻王达善曹季辩胡山甫戴帅初诸君皆避地客也·其二

寒气著人身似病,世涂多故鬓如银。

劫灰今信胡僧说,野燐多应战鬼新。

兵甲纵横满天地,衣冠颠倒走风尘。

古今历数归仁义,河洛图书属圣神。

(0)

哭王达善

一叟经年疟,萧然强饭蔬。

残花清供后,瘦竹苦吟馀。

女授伏生业,儿工阿买书。

曾无一纸别,疑信问何如。

(0)

句·其十九

山自昔来多积雪,寺从兴后有遗风。

(0)

寿乔平章三首·其二

老仙何自来,文焰贯东壁。

八十五春秋,骨健神气溢。

权衡有定度,蓍蔡无遗策。

若非安期生,定是李八百。

坚苦海津梁,寿斯文命脉。

后皇大所畀,陶冶妙无迹。

故山岂不思,老屋须柱石。

(0)

县斋秋怀·其八

晓案环吏牍,朱墨勘舛差。

自公借隙光,书函眩眼花。

千里有命驾,同心乐无涯。

秋空霜月明,秋山云气佳。

留连忽重阳,列坐粲九华。

良会不可失,醉酣整乌纱。

(0)

挽桃源使君虞公二首·其二

解印桃源后,卜居梅溆幽。

秉心难偶俗,乐道自忘忧。

故国八千里,妖氛六十州。

公魂如不泯,时作玉芝游。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