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何自来,文焰贯东壁。
八十五春秋,骨健神气溢。
权衡有定度,蓍蔡无遗策。
若非安期生,定是李八百。
坚苦海津梁,寿斯文命脉。
后皇大所畀,陶冶妙无迹。
故山岂不思,老屋须柱石。
老仙何自来,文焰贯东壁。
八十五春秋,骨健神气溢。
权衡有定度,蓍蔡无遗策。
若非安期生,定是李八百。
坚苦海津梁,寿斯文命脉。
后皇大所畀,陶冶妙无迹。
故山岂不思,老屋须柱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公许为乔平章(可能是一位官员)祝寿而作,以赞美其智慧与德行。首句“老仙何自来”,以仙人比喻乔平章的高龄和超凡气质;“文焰贯东壁”则形容他的学识如光芒照耀,才情出众。接下来的诗句赞扬了乔平章的长寿与智慧,他八十五岁依然精神饱满,决策准确无误,被比作古代的神仙安期生或李八百。
诗中提到他是文化传承的坚实桥梁,“坚苦海津梁,寿斯文命脉”,强调了他的贡献对文脉的重要性。后两句“后皇大所畀,陶冶妙无迹”,表达了皇帝对他的高度信任和赏识,称赞他的治理才能犹如陶铸万物,却不见痕迹,自然流畅。
最后,诗人表达对乔平章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他继续作为国家栋梁的期待,“故山岂不思,老屋须柱石”。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颂扬了寿者的品德,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