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无聊赖忆披云,曳杖宁知四体勤。
握手便成忘适适,纵谈终愧自闻闻。
浮蛆酿熟贻彭泽,斫鲙图成想右军。
莫为冷风发归兴,石峰秋月许平分。
苦无聊赖忆披云,曳杖宁知四体勤。
握手便成忘适适,纵谈终愧自闻闻。
浮蛆酿熟贻彭泽,斫鲙图成想右军。
莫为冷风发归兴,石峰秋月许平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体现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苦无聊赖忆披云”,表达了诗人在寂寞中回忆往事,心情黯淡如同披散的云端。紧接着,“曳杖宁知四体勤”则是说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了解到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勤勉不息。
“握手便成忘适适”,表达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和忘我之情,而“纵谈终愧自闻闻”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的言谈举止感到羞愧,似乎觉得自己在交谈中过于多语。以下两句“浮蛆酿熟贻彭泽,斫鲙图成想右军”,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古代将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
最后,“莫为冷风发归兴,石峰秋月许平分”则是告诫自己不要因凉爽的秋风而引起归心,而应在静谧的山谷中与皎洁的秋月共享宁静。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以及对友情和历史的深厚情感。
东瀛眉史,数今时,裙钗首屈一指。
习礼明诗,争道是,绛帐髯僧弟子。
笔仿簪花、才工咏絮,道韫差堪拟。
幽情无限,苦处难与谈起!
惜汝碧玉华年,红颜薄命,泪暗弹江水。
翠袖春耐冷,作客嘉禾旧里。
鸳度金针、虫雕铁笔,四海谁知己?
少年薄倖,美人休矣!休矣!
荏弱孱躯,温柔细语,劫风吹远。
中宵酒渴,梦里时时错唤。
算穷途相依半生,怕人刚叩情深浅。
唱一篇哀些,人间天上,可能听遍?春短,知难恋。
更苦是难逢,夜台鱼雁。百年有几?我亦无多时返。
问天天山檗涧松,死生流转何处见?
最凄凉女哭儿啼,乍彻灵床饭。
生本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
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
收拾起、断脂零黛。
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
拔长剑,倚天外。人间不少莺花海。
尽饶它旗亭画壁,双鬟低拜。
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
问昔日、劫灰安在。
识得无无真道理,便神仙、也被虚空碍。
尘世事,复何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