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眉史,数今时,裙钗首屈一指。
习礼明诗,争道是,绛帐髯僧弟子。
笔仿簪花、才工咏絮,道韫差堪拟。
幽情无限,苦处难与谈起!
惜汝碧玉华年,红颜薄命,泪暗弹江水。
翠袖春耐冷,作客嘉禾旧里。
鸳度金针、虫雕铁笔,四海谁知己?
少年薄倖,美人休矣!休矣!
东瀛眉史,数今时,裙钗首屈一指。
习礼明诗,争道是,绛帐髯僧弟子。
笔仿簪花、才工咏絮,道韫差堪拟。
幽情无限,苦处难与谈起!
惜汝碧玉华年,红颜薄命,泪暗弹江水。
翠袖春耐冷,作客嘉禾旧里。
鸳度金针、虫雕铁笔,四海谁知己?
少年薄倖,美人休矣!休矣!
这首词以东瀛(日本)为背景,描绘了一位才情出众的女性形象,被誉为当时裙钗中的佼佼者。她不仅精通礼仪,熟读诗书,还被赞誉为学者绛帐僧人的得意门生。她的文采如同簪花般华美,又如谢道韫般才思敏捷,情感深沉却难以言表。
然而,词人惋惜这位女子拥有如碧玉般美好的青春年华,却命运多舛,红颜薄命,只能将泪水融入江水。她在春寒中仍穿着翠袖,客居在他乡嘉禾之地,显得孤独而坚韧。她的爱情生活也充满了悲剧色彩,如同鸳鸯被拆散,才华无人理解,仿佛金针和铁笔都成了寂寞的象征。
词人感叹她的薄倖遭遇,劝诫美人应知止,不要再执着于这段无望的感情。"休矣"二字,既是对她命运的哀叹,也是对世间薄情男子的谴责。整体上,这首词表达了对才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湖海襟期,烟霞气宇,天下星郎。
有灵方肘后,年年却老,神锋耳底,夜夜腾光。
万卷蟠胸,千钟蘸甲,衮衮词源三峡滂。
功成处,见须弥日月,河岳星霜。兴来引笔千行。
看举世何人是智囊。
任纵横万变,难瞒道眼,优游自乐,不识愁肠。
闹市业中,密林静处,鼻观常闻三界香。
天书到,听笙箫竞奏,幢盖班行。
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
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
寥寥邹鲁后,于此归先觉。
岂尝知符命,何苦自投阁。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
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
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
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
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孟光求婿得梁鸿,庑下相随不讳穷。
卓荦才名今日事,萧条门巷古人风。
五噫尚与时多忤,一笑兼忘我屡空。
六月尘沙不相贷,泫然搔首又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