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豆和谢女士韵三首·其三》
《红豆和谢女士韵三首·其三》全文
清 / 黄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小影团圆透枣帘,逡巡席上裹巾拈。

榆钱暗换星千树,桂粟平分月一奁。

火凤乱弹寒紫甲,玉虫细蚀牡丹尖。

梢头丹蔻休相妒,活色生香未许兼。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上的一幕,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小影团圆透枣帘”,以“小影”喻指宴会上的人影,通过“团圆”二字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而“透枣帘”则暗示光线透过枣红色的帘子,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整个画面显得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接下来,“逡巡席上裹巾拈”,描述了人们在宴席上的动作,通过“逡巡”(缓慢行走)和“裹巾拈”(轻轻拿起头巾)的动作,展现出宴会中宾客们悠闲自在的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丝雅致与从容。

“榆钱暗换星千树,桂粟平分月一奁”,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榆钱比作星星,桂粟比作月亮,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宴会上的景象。榆钱在夜色中闪烁,仿佛是千颗星星点缀在树梢;而桂粟则均匀地散布在月光下,如同月盘中平分的粟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氛围。

“火凤乱弹寒紫甲,玉虫细蚀牡丹尖”,这里使用了更加生动的意象,将火红的凤凰比作弹奏寒紫甲的乐师,而玉虫则象征着细致地雕刻牡丹尖端的工匠。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宴会上可能存在的音乐与艺术表演,还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最后,“梢头丹蔻休相妒,活色生香未许兼”,诗人以丹蔻(一种植物)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不愿与他人争艳的心态。同时,也借丹蔻之口,劝告其他植物不要嫉妒,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整句话充满了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高雅情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场景,还蕴含了对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以及自然美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人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故乡除夜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

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0)

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蚤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0)

杂曲歌辞·其八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0)

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0)

杂诗七首·其二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飙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沈忧令人老。

(0)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四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