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怀拂水》
《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怀拂水》全文
明 / 程嘉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相看转觉此生浮,风月佳时不敢愁。

鸟鹊星河千里夜,暗蛩凉宇一年秋。

书回故国无黄耳,家远清宵总白头。

还忆阑干秋水阔,谢公无客自登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shísāntóngkǎozuòyǒu怀huáishuǐ
míng / chéngjiāsuì

xiāngkànzhuǎnjuéshēngfēngyuèjiāshígǎnchóu

niǎoquèxīngqiānànqióngliángniánqiū

shūhuíguóhuángěrjiāyuǎnqīngxiāozǒngbáitóu

háilángānqiūshuǐkuòxiègōngdēnglóu

鉴赏

这首明代程嘉燧的《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怀拂水》描绘了诗人与学子们在八月秋夜一同应试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家乡的思念。首句“相看转觉此生浮”表达了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诗人与学子们相互凝视,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接下来,“风月佳时不敢愁”暗示了尽管景色宜人,但他们却不敢轻易沉溺于个人情感,而是专注于眼前的学业。

“鸟鹊星河千里夜”描绘了广阔的夜空,以鸟鹊和银河为背景,展现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寓言着他们追求知识的广阔视野。“暗蛩凉宇一年秋”则通过秋虫的鸣叫和凉意的夜空,渲染出一种寂寥的秋意,暗示时光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书回故国无黄耳”,黄耳是古代传信的快犬,这里借指书信,表达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但遗憾的是无法快速传递消息。“家远清宵总白头”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夜晚的清冷更显孤独,诗人感叹因距离遥远,即使在清冷的夜晚也难掩白发之愁。

最后两句“还忆阑干秋水阔,谢公无客自登楼”借用谢公(谢朓)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往昔登楼赏景的怀念,同时也寓言自己此刻无人陪伴的孤寂,仿佛谢公当年的境遇。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考试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程嘉燧

程嘉燧
朝代:明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猜你喜欢

和太师蕴让韵

罗汉亲崇建法台,龙峰凤岭四山隈。

游人借问禅门路,还道吴王为佛开。

(0)

泾川野居晚望

地极接穹苍,西维落太阳。

泉声入深稻,山色出南岗。

风起芦兼荻,烟生柘与桑。

归来坐幽石,半壁冷蟾光。

(0)

西洲曲

西洲休作梦,秋日少东风。

看尽梧桐叶,飞飞暮雨中。

(0)

三杯石

三生石上酒三杯,松柏风清万壑哀。

醉后不知尘世改,缓吹箫管下瑶台。

(0)

静安八咏·其二陈桧

重元古吴刹,双桧尚陈时。

怅惘临春树,秋风一夜衰。

(0)

二妃祠

苍梧山老湘流渴,古竹新痕几明灭。

重瞳玉棺置何许,江上红扉祠二女。

锦瑟声沉调不起,小女琵琶老郎鼓。

鼓瑟凭谁问水滨,风吹野花满路春。

何物情痴遣不去,峰头来往女儿神。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