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塘新水鸭头纹,载酒浮花动午薰。
老圃养成三径竹,野人耕破一溪云。
廉纤雨脚晴不断,怯恰莺啼远更闻。
为惜琴书妨溽暑,自锄苔砌辨香芸。
银塘新水鸭头纹,载酒浮花动午薰。
老圃养成三径竹,野人耕破一溪云。
廉纤雨脚晴不断,怯恰莺啼远更闻。
为惜琴书妨溽暑,自锄苔砌辨香芸。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初夏四首(其二)》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和闲适生活。首句“银塘新水鸭头纹”以形象的比喻描绘池塘水面如鸭头般细腻的波纹,展现了夏日池塘的清新之美。次句“载酒浮花动午薰”则写乘船游赏,水面漂浮着花瓣,伴随着午后的熏风,充满了诗意。
“老圃养成三径竹”写园丁精心培育的竹子沿着小径生长,展现出农人的辛勤与园艺的乐趣。“野人耕破一溪云”进一步描绘了田野上农夫耕耘的情景,一溪云雾缭绕,增添了田园的宁静与神秘。
“廉纤雨脚晴不断”描述了细雨连绵但晴空时断时续的天气,营造出夏日多变的气候特征。“怯恰莺啼远更闻”通过听觉,捕捉到远处黄莺的啼鸣,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为惜琴书妨溽暑,自锄苔砌辨香芸”表达了诗人为了享受琴书之乐而不愿受酷暑打扰,亲自在苔藓覆盖的台阶上除草,寻找带有香气的芸草,体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田园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