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似腰绳缒太清,蜗黏苔壁屋三楹。
人从之字盘空下,流水声中大蟹行。
路似腰绳缒太清,蜗黏苔壁屋三楹。
人从之字盘空下,流水声中大蟹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景象。诗人以"路似腰绳缒太清"起笔,将蜿蜒曲折的山路比喻为悬挂在高空的细长腰带,形象地展现了山路的陡峭和险峻。接下来的"蜗黏苔壁屋三楹"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小屋的环境,仿佛蜗牛般缓慢爬行在青苔覆盖的墙壁上,小屋仅三间,显得孤独而静谧。
"人从之字盘空下"写出了行人在山路上的动态,他们像沿着“之”字形路线缓缓下降,如同在空中盘旋。最后的"流水声中大蟹行"则通过比喻,将行人的步态与大蟹在水中爬行相类比,既写出流水声的陪伴,也暗示了山路的湿滑和崎岖。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下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行走的艰难与趣味,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的独特观察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