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阑压定活流重,谁识钱源绕梵宫。
两涧共归桥底合,万雷莫敌水声雄。
游人移步心还恐,野衲栖禅耳欲聋。
石倚卧梁山月落,白猿一啸五峰空。
危阑压定活流重,谁识钱源绕梵宫。
两涧共归桥底合,万雷莫敌水声雄。
游人移步心还恐,野衲栖禅耳欲聋。
石倚卧梁山月落,白猿一啸五峰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山间溪流旁的桥梁——合涧桥,诗人董嗣杲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其独特的构造和周围的自然景观。首句"危阑压定活流重",形象地写出桥栏稳固地横跨在激流之上,显示出桥梁的稳固与水流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
"谁识钱源绕梵宫"一句,暗示了桥下可能有泉水汇聚,仿佛是金钱之源,围绕着附近的佛寺流淌,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意味。
"两涧共归桥底合"进一步描绘了两条溪涧在桥下汇合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万雷莫敌水声雄"则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流水声势之大,即使雷鸣也无法掩盖其壮丽。
"游人移步心还恐"写游人在欣赏美景时,连行走都小心翼翼,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野衲栖禅耳欲聋"则描绘出禅僧在静谧中聆听水声,仿佛能听到禅意的回响,表现出环境的寂静与深沉。
最后两句"石倚卧梁山月落,白猿一啸五峰空",以月落和白猿的啸声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董嗣杲的《合涧桥》通过描绘桥梁、溪流、禅寺和自然生物,展现出一幅山水之间的宁静画卷,寓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禅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