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其三》
《病中·其三》全文
明 / 张嗣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玉露催黄叶,金声起素商。

乍能消酷暑,翻自怯新凉。

多病惭司马,全生愧牧羊。

有怀殊不寐,真觉夜能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病中人的复杂心境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感受。首句“玉露催黄叶”,以秋日的露水滋润着即将凋零的黄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金声起素商”一句,以金秋的声响(素商,古代五行之一,对应秋季)预示着丰收与成熟,但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乍能消酷暑,翻自怯新凉”,这两句通过对比夏日的炎热与初秋的微凉,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微妙感受。酷暑的消散带来了一丝清凉,但也让诗人感到一丝畏惧,或许是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冷的不安,也可能是对于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衰老与离别的感慨。

“多病惭司马,全生愧牧羊”,这里运用了典故,司马可能指的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他有《咏史》八首,其中多有感慨人生、抒发志向之作;牧羊则可能暗指汉代的苏武,他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始终坚守气节,放牧羊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责与对理想追求的反思,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最后,“有怀殊不寐,真觉夜能长”,诗人因心中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眠,感觉夜晚变得格外漫长。这不仅是对身体不适的直接描述,更是内心情感的深刻流露,反映出病中的孤独、焦虑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复杂情绪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哲理性。

作者介绍

张嗣垣
朝代:明   字:师仲   籍贯:东莞

张嗣垣,字师仲。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尝倘佯罗浮飞云诸胜。卒年三十二。有《馀力轩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煨芋

煨芋何风味,山家带土蒸。

香来烧柘火,剥向捕鱼灯。

韵事供吟客,清斋似懒僧。

蹲鸱如再熟,斗笠过沟塍。

(0)

建章宫仙人掌歌

柏梁火照灵旗风,井干花绣飘唐中。

画云车盖辟恶鬼,潜英石活蘼芜红。

灵衣披披媚宛若,马肝死后求神药。

君山美酒虎魄寒,白茅立观当鳷鹊。

建章万户高未央,十二楼曲通壶梁。

铜衣羽衣立云表,手接车辖金凤皇。

于阗良玉团碧月,琢之为杯舟汞香。

仙人掌莹珠百琲,晶晶银液的有光。

和以瑶屑鍊绛霜,食之令人寿命长。

君王深夜祠泰液,天女赐饮玄天浆。

桃花三千红不实,宫女胭脂点秋色。

芝房烨烨疗饥疾,枣脯延仙擘麟炙。

汾河帝子凭蜚廉,手酌沆瀣吞明蟾。

伐毛洗髓岁星夭,白云不肯垂胡?。

火馀经飘丫角坠,后宫巫蛊啼木魅。

阿母巳识非仙才,嬴虎早葬骊山灰。

茂陵翁仲比砺剑,抱犊石函谁为开。

炎井火残露盘毁,铜雀台高伎衣翠。

千秋□水总荒凉,无劳铜狄摩清泪。

寿宫柏寝久阑潸,三青鸟去不飞还。

嵯峨高掌露零落,玉碗曾否留人间。

(0)

山丹

明媚丹葩照小斋,琼芬冒砌粲瑛瑰。

绛纱帐浅微侵幌,红药阑低细绕阶。

琐缀垣衣成赤壁,支分珊树贡朱厓。

可应句漏砂中产,采摘英华出短柴。

(0)

述志阶诗·其一

有鸟异孤鸾,飞无群独漾。

鹤戏逐轻风,起响三台上。

(0)

谶·其三

路上忽逢深处水,等閒见虎又逢猪。

小小牛儿虽有角,清溪龙出总须输。

(0)

预言·其三

一斗谷夜饷,一疋绢二丈,丁车大牛西南上。

若不信吾语,看先乌东飞,雉北走,空虚匡上见猪狗。

□□□□□□□,日无光,月无影,星辰辽乱入。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