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成赴玉京,闽越旷期程。
江嶂肤云卧,滩舟澡雪行。
鱼龙应有气,金石自成声。
若见王秋部,为余饷酒兵。
丹成赴玉京,闽越旷期程。
江嶂肤云卧,滩舟澡雪行。
鱼龙应有气,金石自成声。
若见王秋部,为余饷酒兵。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送给友人筱岫前往京城应试,并寄语王文在秋曹的赠别之作。诗人以"丹成赴玉京"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筱岫通过辛勤努力,如同炼丹成功般即将踏上科举之路,前往京城。"闽越旷期程"则表达了旅程的遥远和期待,暗示了此次分别的漫长。
接下来的两句"江嶂肤云卧,滩舟澡雪行",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友人乘船逆流而上的艰辛,江中的山峦如肌肤般起伏,舟行于白浪之中,犹如在冰雪中洗涤前行,展现了旅途的艰险与清冷。
"鱼龙应有气,金石自成声",诗人以鱼龙比喻友人的才华,暗示他将在京城的考试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同时,也寓言了友人的坚韧不拔,如金石之坚,声音自现,寓意其必能取得佳绩。
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收尾,希望王文在秋曹能给予友人一些帮助,"若见王秋部,为余饷酒兵",即如果见到王文在秋曹,能否为他准备些酒食,既是对友人的关怀,也是对考试顺利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又体现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
法道寥寥不可模,一庵深隐是良图。
门前养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厨。
猿抱子来崖果熟,鹤移巢去涧松枯。
禅边大有閒情绪,收拾乾柴向地炉。
九华何崔嵬,融结本真宰。
神器之所钟,云物足潇洒。
挺挺秦大夫,独立而不改。
既出众木群,岂为艳阳待。
初疑冻蛟掉秃尾,忽若山灵张偃盖。
又如玄鹤归来视城郭,怅别人间动千载。
楚南灵椿浪得名,茫茫天壤知何在?
流精贯浃骨欲飞,风雨或致雷公怪。
林林红紫索价高,幄锦围春斗光彩。
怜君令色不随时,空负才名成感慨。
留向青山阅古今,为问桑田几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