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尝四公子,养徒各三千。
金玉弃如沙,快意当目前。
好士要尽心,安知悉英贤。
虽非霸王资,豪气故翩翩。
生为战国雄,死亦名千年。
晋重未反国,曹郑方接连。
靳惜粪土间,不能捐一钱。
宗社几不食,恶名高属天。
山枢刺昭公,死矣悲宛然。
如何万乘邦,徒为人所怜。
原尝四公子,养徒各三千。
金玉弃如沙,快意当目前。
好士要尽心,安知悉英贤。
虽非霸王资,豪气故翩翩。
生为战国雄,死亦名千年。
晋重未反国,曹郑方接连。
靳惜粪土间,不能捐一钱。
宗社几不食,恶名高属天。
山枢刺昭公,死矣悲宛然。
如何万乘邦,徒为人所怜。
此诗描绘了战国时期四位著名公子的风采与命运,展现了他们对士人的礼遇与对权势的追求。开篇“原尝四公子,养徒各三千”,点出四位公子广纳门客,规模宏大,彰显其豪迈气度。接着“金玉弃如沙,快意当目前”,以金玉比作尘沙,表达他们对物质财富的轻视,只求当前之乐。后文“好士要尽心,安知悉英贤”则强调了他们对人才的重视与发掘。
“虽非霸王资,豪气故翩翩”表明尽管他们并非拥有帝王之资,但其豪放不羁的气质依然令人钦佩。接下来“生为战国雄,死亦名千年”赞扬了他们的影响力超越了生前与身后,成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晋重未反国,曹郑方接连”、“靳惜粪土间,不能捐一钱”、“宗社几不食,恶名高属天”、“山枢刺昭公,死矣悲宛然”等句,则通过对比和具体事例,展现了这些公子在不同情境下的抉择与后果,既有对国家社稷的贡献,也有因私欲而带来的恶名与悲剧。
最后“如何万乘邦,徒为人所怜”表达了对这些人物复杂情感的思考,既赞赏其豪情壮志,也对其行为的后果感到惋惜。整首诗以历史人物为镜,探讨了权力、理想、道德与人性之间的深刻矛盾与冲突,引人深思。
诗礼家传旧,丝纶帝泽优。
累仁开奕叶,嗣业发潜修。
教仕光贻燕,移忠迈作求。
鹏看九万里,椿颂八千秋。
柱后乘骢出,山中伴鹿游。
考槃怡岁月,锡服贲林丘。
报主归三殿,寻真到十洲。
夜郎初赋鵩,天使尚鸣驺。
雪在松楸拱,云飞洞壑幽。
通家情倍切,溯派泽长流。
宦绩今逾起,皇恩晚更酬。
显扬知未艾,裕后接孙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