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郑老共襟期,门外红尘弗与知。
近日颇荒攻愧课,多时不见适斋诗。
竹深荷净相留处,月白风清偶会时。
地僻衣裳俱自懒,黄冠野服澹相宜。
杜陵郑老共襟期,门外红尘弗与知。
近日颇荒攻愧课,多时不见适斋诗。
竹深荷净相留处,月白风清偶会时。
地僻衣裳俱自懒,黄冠野服澹相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楼钥所作的《次韵十诗(其二)喜闲》。诗中,楼钥以杜陵郑老为榜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首句“杜陵郑老共襟期”表明他对郑老那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深深敬仰。第二句“门外红尘弗与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繁华世俗的疏离,他选择在内心世界中寻找宁静。
接下来,“近日颇荒攻愧课,多时不见适斋诗”表达了诗人近期忙于事务,对自己的学习有所懈怠,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郑老诗作的怀念。诗人通过“竹深荷净相留处,月白风清偶会时”描绘出与郑老相处的静谧环境,竹林幽深,荷花洁净,月光皎洁,清风徐来,这样的场景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精神契合。
最后两句“地僻衣裳俱自懒,黄冠野服澹相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身居偏远之地,不拘泥于繁复的礼节,自然的黄冠野服恰好符合他的心境。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追求闲适、淡泊的人生理想,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
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
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
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
巾车初架,碾出东城路。
梅雨乍晴天,淡涳濛、千村残雨。
草香泥净,行过板桥西,蛙声聚。莺声度。
一带垂杨树。终年尘市,真被名缰误。
安得买山钱,共樵青、荷锄场圃。
竹篱茅舍,不异小桃源,斜阳路。清江度。
人对千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