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车初架,碾出东城路。
梅雨乍晴天,淡涳濛、千村残雨。
草香泥净,行过板桥西,蛙声聚。莺声度。
一带垂杨树。终年尘市,真被名缰误。
安得买山钱,共樵青、荷锄场圃。
竹篱茅舍,不异小桃源,斜阳路。清江度。
人对千山住。
巾车初架,碾出东城路。
梅雨乍晴天,淡涳濛、千村残雨。
草香泥净,行过板桥西,蛙声聚。莺声度。
一带垂杨树。终年尘市,真被名缰误。
安得买山钱,共樵青、荷锄场圃。
竹篱茅舍,不异小桃源,斜阳路。清江度。
人对千山住。
这首《蓦山溪·郊行》描绘了作者在郊外行进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开篇“巾车初架,碾出东城路”,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行进的场景,仿佛一辆轻便的车辆刚刚驶出城门,沿着道路前行。接着,“梅雨乍晴天,淡涳濛、千村残雨”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梅雨刚停,天空中还残留着淡淡的云雾,远处的村庄还在雨后的湿润中显得格外清新。
“草香泥净,行过板桥西,蛙声聚。莺声度。一带垂杨树”几句,进一步渲染了郊外的宁静与生机。走过干净的草地和古老的板桥,耳边传来的是蛙鸣与黄莺的啼叫声,而一排排垂柳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柔美与诗意。
“终年尘市,真被名缰误。安得买山钱,共樵青、荷锄场圃”表达了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拥有足够的财富去购买山林之地,与樵夫、农夫一同耕作,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竹篱茅舍,不异小桃源,斜阳路。清江度。人对千山住”几句,将画面推向高潮。竹篱茅舍与世外桃源相提并论,暗示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状态。夕阳西下,清江蜿蜒流过,人们面对着连绵的山峦,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