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高隆崇,如屏围匼匝。
木兰今上林,岁岁行秋猎。
是惟极北峰,近天尺五嶪。
乾坤互开阖,云雾幻吐纳。
荔丹已垂实,松青未落叶。
晓寒欲轻裘,午暄仍细氎。
即景率可会,托兴亦多惬。
执役来诸藩,昼日每三接。
于焉示怀柔,宁云事威慑。
兴安高隆崇,如屏围匼匝。
木兰今上林,岁岁行秋猎。
是惟极北峰,近天尺五嶪。
乾坤互开阖,云雾幻吐纳。
荔丹已垂实,松青未落叶。
晓寒欲轻裘,午暄仍细氎。
即景率可会,托兴亦多惬。
执役来诸藩,昼日每三接。
于焉示怀柔,宁云事威慑。
这首诗描绘了兴安高隆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以及其四季变换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宁静,通过“如屏围匼匝”、“极北峰,近天尺五嶪”等句,形象地勾勒出山势的险峻与高耸。
“岁岁行秋猎”、“晓寒欲轻裘,午暄仍细氎”等描述,既体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融入了狩猎、穿着等生活细节,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与人类关系。诗人通过“即景率可会,托兴亦多惬”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愉悦。
“执役来诸藩,昼日每三接。于焉示怀柔,宁云事威慑”则揭示了诗人在这种壮丽景色中所体现的治国理念——以德服人,而非单纯的武力威慑。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生活及治国理念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