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屑霏谈涉往今,濡毫洒纸掞词林。
听歌鹿野三章后,帐下龙门九曲深。
十口西畴贫索莫,一官南选晚侵寻。
早知大易无思虑,应悔生前未洗心。
锯屑霏谈涉往今,濡毫洒纸掞词林。
听歌鹿野三章后,帐下龙门九曲深。
十口西畴贫索莫,一官南选晚侵寻。
早知大易无思虑,应悔生前未洗心。
这首宋诗是胡寅对好友黄大用的悼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黄大用的敬仰和对其不幸早逝的哀痛。首句“锯屑霏谈涉往今”描绘了黄大用博学多识,他的言论如锯屑般细腻且跨越古今,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底蕴。次句“濡毫洒纸掞词林”进一步赞美他才华横溢,笔墨间流淌出丰富的辞藻。
“听歌鹿野三章后,帐下龙门九曲深”运用典故,鹿野指古代贤士的隐居之地,龙门比喻学问之高深,形象地刻画了黄大用潜心学问、追求知识的场景。然而,“十口西畴贫索莫”则揭示了他家庭生活的艰辛,尽管才德出众,却未能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
“一官南选晚侵寻”反映了黄大用仕途坎坷,直到晚年才得到一些官职,但已临近生命的终点。“早知大易无思虑,应悔生前未洗心”表达了诗人对黄大用未能在生前摆脱世俗困扰,未能完全洗尽尘世之心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黄大用的才情与品格,又流露出对友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亡者的怀念。
庭前有奇树,幽艳发寒柯。
寂寂众芳歇,绵绵生意多。
孤根依岭表,高节委岩阿。
清友今何在,悠悠空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