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絁制袍白布裤,长须扶拜翁翁墓。
残骸倘未随朝露,鱼菽一年来一度。
黄絁制袍白布裤,长须扶拜翁翁墓。
残骸倘未随朝露,鱼菽一年来一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清明时节到祖先墓地扫墓的情景。黄絁制袍白布裤,描述了老者的简朴装扮;长须扶拜翁翁墓,则是老者用长白发作为拐杖,支持着自己在风中行走,并至祖先墓前表示敬意。残骸倘未随朝露,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之情,生怕遗骨不再被人铭记,只能随朝露慢慢消逝;鱼菽一年来一度,则是老者每年清明时节必到墓地一次,以鱼和豆类食品作为祭品。
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祖先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清明时节扫墓这项传统习俗的重视。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哀思和祭礼之情的佳作。
昔彼金粟山,制此藤苔质。
杀青印法华,青莲辉佛日。
巧擘始何人,云影犹馀霱。
品过澄心堂,用佐随安室。
伊余岂知书,聊以学抢笔。
惟兹玉版良,义从金口出。
作字于何宜,恰称波罗蜜。
同异异中同,一二二而一。
六御上陵回,便道憩山庄。
山庄景已佳,春日正载阳。
暖雾蒸浮岚,隐现环松冈。
万变出顷刻,妙笔谁能方。
萧斋对峣峰,揽结资忀徉。
驻跸忆前春,倏忽经两霜。
诚哉静如寄,纷矣几偏忙。
习静纵有怀,敕几安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