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东头涞水西,寒芜远树揔凄迷。
马知人意归蹄懒,一片白云山与齐。
易水东头涞水西,寒芜远树揔凄迷。
马知人意归蹄懒,一片白云山与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行进时所见的景致,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易水东头涞水西”,点明了地点,易水和涞水是两条著名的河流,在此交汇,为画面铺设了广阔的背景。接着,“寒芜远树揔凄迷”一句,通过“寒芜”(荒凉的草地)和“远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远处的树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朦胧美。
“马知人意归蹄懒”这一句,诗人以马的“归蹄懒”来映射自己的心情,暗示了内心的疲惫或对前行的某种抗拒,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情绪,不愿急促地前进,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情感的层次。
最后一句“一片白云山与齐”,将视线拉高,以一片白云与山峦相接的景象收尾,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又给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感觉。白云与山的融合,象征着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外行进中的自然风光图,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
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
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
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灵鱼衔宝跃,仙女废机迎。
柳拂旌门暗,兰依帐殿生。
还如流水曲,日晚棹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