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时嗔。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蜡,柴车从此不须巾。
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时嗔。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蜡,柴车从此不须巾。
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题为《和石田先生落花诗(其十五)》。诗人以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为引子,表达了对生死、荣枯的深刻理解。首句“花落花开总属春”描绘了生命的循环,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生长和凋零的过程,属于自然法则。接下来,“开时休羡落时嗔”劝诫人们在花开之时不必羡慕,凋零之时也不必懊恼,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命的起伏。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繁华与衰败并置,提醒读者即使如红楼般显赫的人物,最终也会化为尘土,暗示世事无常,人生如梦。诗人通过“山屐已教休泛蜡,柴车从此不须巾”表达出对世俗虚华的否定,倡导简朴生活,不被物质所累。
最后两句“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揭示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超脱态度,认为无论是仙佛还是凡人,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不必过于计较身后的名利地位,回归到平等和自然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唐寅对人生无常、物换星移的豁达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