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尝爱岑公诗,吾观费子毛骨奇。
婉娈总角突而并,粉绘风流今在兹。
素屏八幅君能画,咫尺江阳影仙界。
宝山春眺在苍茫,海观秋澜涌澎湃。
龙潭时雨稻苗齐,霁雪方山胜剡溪。
白塔朝霞红散绮,东崖夜月明如圭。
荔子丹兮锦林丽,馀甘客舫无留滞。
避喧可当武陵桃,招隐还同小山桂。
乘兴何须慕远游,山中日月自悠悠。
君不见眉山萧旭亦好手,流落滇南今白头。
往年尝爱岑公诗,吾观费子毛骨奇。
婉娈总角突而并,粉绘风流今在兹。
素屏八幅君能画,咫尺江阳影仙界。
宝山春眺在苍茫,海观秋澜涌澎湃。
龙潭时雨稻苗齐,霁雪方山胜剡溪。
白塔朝霞红散绮,东崖夜月明如圭。
荔子丹兮锦林丽,馀甘客舫无留滞。
避喧可当武陵桃,招隐还同小山桂。
乘兴何须慕远游,山中日月自悠悠。
君不见眉山萧旭亦好手,流落滇南今白头。
这首明代杨慎的《苔矶费生画屏歌》是一首描绘画面生动、意境优美的诗。诗人以对费生画作的赞美为引,回忆起对岑公诗歌的喜爱,将费生的画与岑公的诗相提并论,强调其艺术才华。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逐一描绘了画中的八个场景:春日在宝山远眺,秋日海浪汹涌,雨后龙潭稻田整齐,雪后方山景色优美,白塔映照朝霞,东崖月光皎洁,荔枝林繁花似锦,以及船上的余甘果香。诗人还借用陶渊明的“武陵桃”和“小山桂”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展现了画师费生高超的技艺和诗人对画面背后深远意境的理解。最后,诗人以萧旭这位同样才华横溢却流落他乡的文人自况,表达了对费生命运的感慨和对艺术价值的珍视。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今日曾知进步来,彀愚深自克多才。
些儿不闭公门户,尽着多才打不开。
立马林冈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