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凉雨,更一分白露,碧云闲静。
偷入芦花人不见,瞥立向银塘稳。
获浦罾移,莼湖棹转,不耐春锄冷。
青天空阔,散为飞雪飘尽。
生计岂恋鱼虾,低徊泽国,似觉风标损。
写向洞庭,波起后,头戴丝丝霜印。
战鼓声腾,镜湖梦绕,好个渔翁影。
多情翘注,草堂西畔相等。
一分凉雨,更一分白露,碧云闲静。
偷入芦花人不见,瞥立向银塘稳。
获浦罾移,莼湖棹转,不耐春锄冷。
青天空阔,散为飞雪飘尽。
生计岂恋鱼虾,低徊泽国,似觉风标损。
写向洞庭,波起后,头戴丝丝霜印。
战鼓声腾,镜湖梦绕,好个渔翁影。
多情翘注,草堂西畔相等。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鹭鸶于水边悠然自得的画面。开篇以“一分凉雨,更一分白露”点明季节与环境氛围,渲染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寒意的秋景。接着,“碧云闲静”进一步烘托出宁静祥和的意境。诗人巧妙地运用“偷入芦花人不见,瞥立向银塘稳”两句,将秋鹭的灵动与隐秘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它们是这片水域的隐士,与世无争,自在从容。
“获浦罾移,莼湖棹转,不耐春锄冷”则通过动态的场景转换,暗示了鹭鸶的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与选择。此处“不耐春锄冷”既是对鹭鸶行为的细腻刻画,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之间和谐共处的赞美。
“青天空阔,散为飞雪飘尽”两句,以广阔的天空与飘散的雪花为喻,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首诗以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生计岂恋鱼虾,低徊泽国,似觉风标损”表达了鹭鸶虽栖息于泽国,但其高洁之风不受世俗所累,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风骨。
“写向洞庭,波起后,头戴丝丝霜印”通过想象中的洞庭湖波澜壮阔之后,鹭鸶头上的霜印依旧清晰,进一步强化了鹭鸶形象的坚韧与不屈。最后,“战鼓声腾,镜湖梦绕,好个渔翁影”则以反衬的手法,将鹭鸶与渔翁进行对比,凸显出鹭鸶生活的宁静与自由,以及诗人对其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秋鹭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