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相读书台》
《李相读书台》全文
明 / 秦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丹柰花开春雨余,半趺满坐偶僧庐。

钟声日暮荒台上,曾是先生旧读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雨后的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沉静之美。

首句“丹柰花开春雨余”,以“丹柰”这一特定的花种,点明了季节为春末,雨水刚刚停歇,花朵在湿润的空气中绽放,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这里的“丹柰”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次句“半趺满坐偶僧庐”,转而描写了一个更为具体的空间场景——一个僧人居住的小屋。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似乎偶然间遇到了一位僧侣,或是与之相对而坐,或是共饮谈心。这一句通过“半趺满坐”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僧侣的悠闲姿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僧侣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心灵契合或精神交流。

第三句“钟声日暮荒台上”,将视角转向远处,描绘了一座荒废的高台上响起的钟声。这钟声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悠长而空灵,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时间的深度和历史的沧桑感。钟声作为古代寺庙中常见的元素,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最后一句“曾是先生旧读书”,直接点明了地点的身份——李相读书台。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此处的历史背景,即这里曾是某位先贤(李相)读书学习的地方,还暗含了对知识传承与文化积淀的尊重与怀念。通过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相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上,更上升到了对文化传承与个人精神追求的思考层面。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含人文气息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秦耀
朝代:明

常州府无锡人,字道明。隆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万历十八年,被劾罢。复以侵赃赎银事发,戍边。有《寄畅园诗集》。
猜你喜欢

灵境蒸云易,为霖亦太奇。

又逢洗山雨,正是罢围时。

谷涨羊肠水,林湔鹤顶枝。

毡庐开牖坐,何必道催诗。

(0)

御行营

蒐狩恰宜秋,行营广甸留。

荅阳方审面,计日又从头。

万帐星辰拱,九重规制侔。

习劳兼示度,匪为宴安谋。

(0)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十二千林欲雪

寒天黯淡冻林愁,结撰真非画者流。

何必粉皴方是雪,别开生面突营邱。

(0)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三峭壁回澜

江横壁立似区分,络以林端映带云。

恰是斯人能写意,相遭风水自成文。

(0)

云净寺题句

禅关东竺东,蹀马路才通。

岭亘遥分谷,天高不碍风。

玲珑思雁塔,寥寂守龙宫。

一室无馀物,仙花落半空。

(0)

露坐

露坐盘陀松作陪,峣峰寄兴凌崔嵬。

天风拂纸吹题句,疑有蛟龙陆地来。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