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影·其二》
《疏影·其二》全文
清 / 陈衍   形式: 词

柴门小启。甚重重叠叠,堆入帘底。

柳不成痕,桐不成阴,竹又个无成字。

水边篱落横斜见,又不似、罗浮妆倚。

倩阿谁问答形神,除和陶诗无计。

非复三人对影,举杯邀月色,岑寂恁地。

衣白衣黄,大袖疏襟,黯黯酒痕难洗。

争妍仿佛佳人背,顾好处、自怜无坠。

趁早些、收拾横陈,玉骨枕函留翠。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衍所作的《疏影》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画面。"柴门小启",开门见山,透露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气息。接着,诗人用"重重叠叠"形容门帘之厚重,暗示了内外世界的隔绝与静谧。

"柳不成痕,桐不成阴,竹又个无成字",通过写柳树、梧桐和竹子的形态,表现了自然景色的清淡,没有繁花浓荫的热闹,反而显得孤独。"水边篱落横斜见",描绘了远处水边篱笆的疏影,犹如罗浮仙子的轻盈姿态,更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人感叹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只能与陶渊明的诗为伴,表达内心的孤寂。"非复三人对影",暗指失去了往日的欢聚,只剩下自己与月色相伴。"衣白衣黄,大袖疏襟",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酒痕斑驳,却无法洗去内心的落寞。

"争妍仿佛佳人背",借佳人的背影来比喻自己的孤独,顾影自怜,感到自己如同佳人般美丽却无人欣赏。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孤寂的状态,将自己寄托在翠色的玉枕之中,留下一份清冷而美丽的记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自我安慰。陈衍的词风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衍

陈衍
朝代:清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
猜你喜欢

笛家弄/笛家.用耆卿韵

镶质仙姿,缟袂清格,天然疏秀。静轩烟锁黄昏后。

影瘦零乱,艳冷珑璁,雪肌莹暖,冰枝萦绣。

更赋风流,几番攀赠,细拈香盈手。

与东君、叙暌远,脉脉两情有旧。立久。

阆苑凝夕,瑶窗淡月,百琲寻芳,醉玉谈群,千钟酹酒。

向此,是处难忘瘦花,送远何劳垂柳。

忍听高楼,笛声凄断,乐事人非偶。

空馀恨,惹幽香不灭,尚沾春袖。

(0)

蓦山溪·其三

西真姊妹。只这梅花是。

乘醉下瑶池,粉燕支、何曾梳洗。

冰姿素艳,无意压群芳,独自笑,有时愁,一点心难寄。

雪添蕊佩。霜护盈盈泪。

尘世悔重来,梦凄凉,玉楼十二。

教些香去,说与惜花人,云黯澹,月朦胧,今夜谁同睡。

(0)

用禁物体书雪

宵分猎猎风翻帏,平明漫漫雪拥扉。

高妆老树枝不举,深压野麰根渐肥。

削平履迹顷刻尽,吹落杨花从来稀。

饥乌大有在陈厄,循阶入户冷不飞。

我曾倚赖东风暖,驱儿出市典衲衣。

不料玄冥贾馀勇,小窗无地逃寒威。

起来砖炉荐软火,敢营肉阵张妓围。

认香寻梅亦不恶,敲冰煮茗宁皆非。

扫除习气几时了,忍寒琢句声益微。

东坡先生六一老,当年格法谁遵依。

不量吾力效跛蹩,从今望炙晴檐晖。

(0)

湘江亭别程干

十年频望秀而巉,琴筑齐音和阮咸。

砚浴珍材躬试墨,画收名笔旋开缄。

长江流自胸襟出,大艑来如首尾衔。

分手一言君勿忘,他时容我见千岩。

(0)

桃花菊

菊花忽作桃花面,放眼难看九月黄。

花不见桃惟见菊,又将红雨学啼妆。

(0)

画眉

晓来偶意画愁眉,种种新妆试略施。

堪笑时人争彷佛,满城将谓是时宜。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