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学士秋怀·其十》
《和学士秋怀·其十》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便面南台缭绕山,晚云归尽远空闲。

晴岚遍染参差玉,若比嵩阳季孟间。

(0)
翻译
在南台的周围,山峦环绕,
傍晚时分,云彩散去,天空显得格外开阔。
注释
便面:古代妇女遮面的纱巾,这里借指南台周围的景色。
南台: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观景台或楼阁。
缭绕:弯曲盘旋,形容山峰环抱的样子。
晚云归尽:傍晚时分,云彩渐渐消散。
晴岚:晴朗的山岚,雾气。
参差玉:形容山峰如玉般错落有致。
嵩阳:古地名,位于今河南,以嵩山著名。
季孟间:季、孟通常指兄弟中的长幼顺序,这里可能暗示南台的景色与嵩阳相比各有千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语言优美,意境清新。"便面南台缭绕山"一句,设定了场景,从一个高处的角度看出去,被连绵的山峦环抱着,给人一种开阔而又深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晚云归尽远空闲",则是时间的转换,天色渐晚,云彩散去,留下一片宽广的蓝天,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诗人的眼界和胸襟在这寥寥几笔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第三句"晴岚遍染参差玉",通过对山色与云气的描绘,更深化了秋日之美。"晴岚"指的是清晰明朗的山光,而"参差"则形容层次分明的意思,将自然景物比喻为精致如玉的工艺品,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一句"若比嵩阳季孟间",是将眼前的景色与历史上的某个时刻或人物做了比较。这里提到的"嵩阳"可能指的是嵩山,而"季孟"则可能是对古人季布、孟尝君的并称,或许诗人是在表达一种超越时空的怀旧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意境上追求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感觉,而在艺术表现上则注重层次分明和细腻生动,使得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深刻情感,还能从中领略到古典诗词那种淡远而又清新的美学境界。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隶轩真赞

骨气已神仙,玄圃挺生贤。

面上四时春,心次一壶天。

人皆就法门栋梁上踔他光景,我道隶轩高士志趣飘然。

若也未知涯涘,为君指出言诠。

丹成若未归蓬岛,且结溪山风月缘。

(0)

知宫王琳甫赞

青布衲,碧藜筇。诗吟白芍药,曲唱紫芙蓉。

一局著残人事醒,七弦弹破世间空。

时乎泛一叶于沧海之外,时乎飞片羽于虚空之中。

铁笛横吹老龙泣,金樽一倒琪花红。

孤猿啸夜月,淡露滴秋风。

云锦溪深碧无底,天苍山秀绿不穷。

白鹤卧占眠牛草,丹鹊飞上栖鸦松。

真人一声长啸于蓬莱之东,青童回首指道神仙中之最雄。

(0)

许紫冲求真容赞·其二

卢山之下,绣谷之中。一江夜月,万壑松风。

此意谁能委,岳阳城外松。

(0)

赠吴道士

延陵大士诗中虎,接武黄陈肩李杜。

无盐争敢陋西施,也向雷门声布鼓。

(0)

句·其二

丹凤诏不起,白云藏更深。

(0)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缚虎图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

为人少谐合,不肯畜妻子。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

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

万象皆自然,神工相表里。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寸纸。

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致。

虽云锁纽牢,观者犹披靡。

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

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

孙生傥未见,画此亦何理。

明知非世人,羽化实不死。

愿君佗日归,置之成都市。

必有乘槎人,庶几能辨此。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