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
为人少谐合,不肯畜妻子。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
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
万象皆自然,神工相表里。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寸纸。
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致。
虽云锁纽牢,观者犹披靡。
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
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
孙生傥未见,画此亦何理。
明知非世人,羽化实不死。
愿君佗日归,置之成都市。
必有乘槎人,庶几能辨此。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
为人少谐合,不肯畜妻子。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
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
万象皆自然,神工相表里。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寸纸。
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致。
虽云锁纽牢,观者犹披靡。
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
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
孙生傥未见,画此亦何理。
明知非世人,羽化实不死。
愿君佗日归,置之成都市。
必有乘槎人,庶几能辨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画家孙生的高超艺术与其不羁的个性。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孙生非凡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和超脱。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 这两句点出了孙生的艺术造诣之高,他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画家,而是有着独特风格和追求的人。他的画作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宏伟气势。
"为人少谐合,不肯畜妻子" 这两句则揭示了孙生个性中的另一面,他不太合群,对于家庭生活也不以传统的方式加以重视。这表明他是一个独立且有主见的人,拒绝被常规束缚。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 这两句描写了孙生喜欢独自一人进入深山,有时候甚至会走上百里的距离。这里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寂生活的向往。
"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在这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孙生的宁静与专注,他能长时间地坐在石头上沉思,不为外界所扰。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 这两句强调了孙生在画画时的投入和自由。他一旦获得灵感,就会全神贯注地挥洒自如,笔触中透露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复杂与变化。
"万象皆自然,神工相表里" 这两句赞美了孙生的艺术成就,他的画作能够捕捉到万物的本质,展示出天工和人工的完美结合。
接下来的几句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寸纸。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致" 描述了孙生画作的价值,以及他所绘制的《缚虎图》的精妙绝伦。这幅画以其深远的寓意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超越物质价值的艺术魅力。
最后几句 "虽云锁纽牢,观者犹披靡。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 是对孙生《缚虎图》的进一步描写,这幅画中的虎不仅被锁住,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威武但又柔顺的姿态,与古代传说中刘纲妻子驯服猛虎的情形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对孙生的艺术和个性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个性独立且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画家形象。他的人生哲学和艺术追求都体现在他的画作之中,尤其是那幅《缚虎图》,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孙生内心世界的写照。
慈仁寺燔行十稘,突见丹碧成崇祠。
虬松两三犹旧姿,自我不见常汝危。
身历浩劫兀不知,却对霜鬓怜吾衰。
吾衰乃有看汝时,昔日同游存者谁?
张叟先来闻有诗,可能雪中持一瓻?
亭林龛前斟酌之,仰读乾隆御笔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