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堤晴翠,载琴书、闲访白鸥邻。
睡起青山一笑,如待冶游人。
难得承平年少,便文章、诗酒也精神。
借微波写梦,斜阳绘影,高卧枕溪云。
弹指匆匆桑海,恁西来、鼙鼓动边尘。
剩有蘼芜怨绿,冷画战场春。
我欲登临凭吊,怕楼台、花月总销魂。
问湖桥细柳,啼烟泣雨,何日解眉颦。
两堤晴翠,载琴书、闲访白鸥邻。
睡起青山一笑,如待冶游人。
难得承平年少,便文章、诗酒也精神。
借微波写梦,斜阳绘影,高卧枕溪云。
弹指匆匆桑海,恁西来、鼙鼓动边尘。
剩有蘼芜怨绿,冷画战场春。
我欲登临凭吊,怕楼台、花月总销魂。
问湖桥细柳,啼烟泣雨,何日解眉颦。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南浦·题龙岩湖上斋舲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两堤晴翠,载琴书、闲访白鸥邻”,以生动的色彩和动作,展现出湖畔的恬静与文人的雅趣,仿佛诗人乘舟访友,与白鸥为邻,享受着自然的宁静。
“睡起青山一笑,如待冶游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如同山间的隐士,笑对生活,不拘于世俗。接着,“难得承平年少,便文章、诗酒也精神”,诗人感慨和平岁月中年轻人才华得以展现,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饮酒作乐,都充满活力。
“借微波写梦,斜阳绘影,高卧枕溪云”描绘了湖光山色中的梦境与现实交融,夕阳映照下的湖面,诗人仿佛在梦中与自然对话,生活闲适而富有诗意。然而,“弹指匆匆桑海,恁西来、鼙鼓动边尘”又引入了战争的元素,暗示世事无常,和平不易。
“剩有蘼芜怨绿,冷画战场春”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哀怜,战场的荒凉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诗人“我欲登临凭吊,怕楼台、花月总销魂”,流露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怀,却又担心美景也会因战乱而消逝。
最后,“问湖桥细柳,啼烟泣雨,何日解眉颦”以景结情,柳树在风雨中哭泣,诗人期待着战争结束,湖光柳色能重归宁静,人们的心情也能得到舒展。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湖上斋舲图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残酷的反思,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