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苍壁对,直下成斗绝。
一水从中来,涌潏知几折。
石梁据其会,迎望远明灭。
倏至走长蛟,捷来翻素雪。
声雄万霹雳,势倒千嵽嵲。
足掉不自持,魂惊讵堪说。
老仙有妙句,千古擅奇崛。
尚想化鹤来,乘流弄明月。
两岸苍壁对,直下成斗绝。
一水从中来,涌潏知几折。
石梁据其会,迎望远明灭。
倏至走长蛟,捷来翻素雪。
声雄万霹雳,势倒千嵽嵲。
足掉不自持,魂惊讵堪说。
老仙有妙句,千古擅奇崛。
尚想化鹤来,乘流弄明月。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三峡桥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从高处奔腾而下的磅礴气势,以及石梁与水流交汇时的壮观场景。
首句“两岸苍壁对,直下成斗绝”,描绘了两岸峭壁相对,水流直冲而下的景象,形成了一种险峻的美。接着,“一水从中来,涌潏知几折”,描述了水流从高处奔腾而下,经过多次曲折,最终汇入三峡桥的情景。这种动态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和速度。
“石梁据其会,迎望远明灭”则进一步展示了三峡桥的地理位置和结构特点。石梁作为水流与地面的交汇点,既稳固又神秘,远望时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接下来,“倏至走长蛟,捷来翻素雪”,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如同长蛟般迅速滑过,又如翻滚的白雪般洁白,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动态美。
“声雄万霹雳,势倒千嵽嵲”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强调了水流的震撼力。水流的声音如同雷鸣,势如高山倒下,展现了水流的雄伟和力量。最后,“足掉不自持,魂惊讵堪说”,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观景象时的震撼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之美超越言语所能表达的极限。
“老仙有妙句,千古擅奇崛”是对前人诗句的赞美,表明了诗人对古代文人描绘自然美景的敬仰。最后一句“尚想化鹤来,乘流弄明月”,表达了诗人希望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能够化身为鹤,乘着水流,享受月光下的宁静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三峡桥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