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江上有灵湫,上有仙人碧玉楼。
百尺露茎埋故国,千年砥柱屹中流。
曾漂蜃气归瀛海,不谓龙泉出剑州。
谁遣戎衣尘溷久,股肱闻已进谋猷。
西江江上有灵湫,上有仙人碧玉楼。
百尺露茎埋故国,千年砥柱屹中流。
曾漂蜃气归瀛海,不谓龙泉出剑州。
谁遣戎衣尘溷久,股肱闻已进谋猷。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题洪都铁柱观(其一)》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观的景象。诗中以西江上的灵湫为背景,引出仙人碧玉楼的神话色彩,暗示了道教文化的浓厚氛围。"百尺露茎埋故国"形象地描述了铁柱的古老与历史沉淀,仿佛是昔日辉煌的象征。"千年砥柱屹中流"则比喻铁柱如同中流砥柱,坚韧不拔,守护着江面。
接下来,诗人将铁柱与蜃气、瀛海和龙泉剑州的历史传说相连,增添了神秘与传奇的元素。"曾漂蜃气归瀛海"暗示铁柱曾见证过奇异的景象,而"不谓龙泉出剑州"则点出铁柱与名剑的渊源,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最后,诗人借铁柱观的现状感慨时事,"谁遣戎衣尘溷久"表达了对战乱导致铁柱观被遗忘的遗憾,"股肱闻已进谋猷"暗指贤臣辅佐朝廷,期待能带来和平与智谋的回归。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间沧桑的深沉思考。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投。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柂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盛业冠伊唐,台阶翊戴光。
无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蜀辍新衡镜,池留旧凤凰。
同心真石友,写恨蔑河梁。
虎骑摇风旆,貂冠韵水苍。
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
栈压嘉陵咽,峰横剑阁长。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
回首峥嵘尽,连天草树芳。
丹心悬魏阙,往事怆甘棠。
治化轻诸葛,威声慑夜郎。
君平教说卦,犬子召升堂。
塞接西山雪,桥维万里樯。
夺霞红锦烂,扑地酒垆香。
忝逐三千客,曾依数仞墙。
滞顽堪白屋,攀附亦周行。
肉管伶伦曲,箫韶清庙章。
唱高知和寡,小子斐然狂。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东垠黑风驾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
三吴六月忽凄惨,晚后点滴来苍茫。
铮栈雷车轴辙壮,矫跃蛟龙爪尾长。
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
四面崩腾玉京仗,万里纵横羽林枪。
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百川气势苦豪俊,坤关密锁愁开张。
太和六年亦如此,我时壮气神洋洋。
东楼耸首看不足,恨无羽翼高飞翔。
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
奔觥槌鼓助声势,眼底不顾纤腰娘。
今年阘茸鬓已白,奇游壮观唯深藏。
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