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鸟飞来,一声清晓。报我东君已来了。
青阳歌罢,又是一番春早。冷宫庭户里,才知道。
千里归心,六年愁抱。不觉朱颜镜中老。
故园茅屋,依旧白云深绕。有谁曾占却,西岩好。
何处鸟飞来,一声清晓。报我东君已来了。
青阳歌罢,又是一番春早。冷宫庭户里,才知道。
千里归心,六年愁抱。不觉朱颜镜中老。
故园茅屋,依旧白云深绕。有谁曾占却,西岩好。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感皇恩》描绘了一幅清新的晨曦景象。开篇以问句“何处鸟飞来,一声清晓”引起听者注意,仿佛是远方的鸟儿带来了春的信息。"报我东君已来了",东君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表达出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欣喜之情。
接下来,“青阳歌罢,又是一番春早”,“青阳”即春日,诗人感叹时光流转,春光又至。“冷宫庭户里,才知道”暗示了诗人身处宫廷,感受到春的气息,也透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感慨。
“千里归心,六年愁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长久的离愁,以及岁月匆匆带来的容颜老去的无奈。“不觉朱颜镜中老”直接点明了这种时光流逝的感触。
最后,“故园茅屋,依旧白云深绕”,诗人想象家乡的宁静画面,茅屋隐于白云之间,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往事的追忆。“有谁曾占却,西岩好”则以疑问收尾,可能是在询问谁能真正领略并享受那远离尘世的西岩美景,暗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对春天、故乡和理想生活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