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述怀·其二》
《和述怀·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拟将齐物物难齐,惟有山林迹可栖。

身望凤池惭不到,名登雁塔愧先题。

未能忘旧归家鹤,长是思鸣失旦鸡。

天为东周道垂丧,肯生夫子在关西。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反思。首联“拟将齐物物难齐,惟有山林迹可栖”中,“齐物”源自庄子哲学思想,意为万物平等,难以完全实现这一理想,唯有退隐山林才是心灵的归宿。颔联“身望凤池惭不到,名登雁塔愧先题”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仕途不顺的遗憾,凤池象征高官显位,雁塔则是科举及第的象征,诗人自愧未能达到前辈的高度。颈联“未能忘旧归家鹤,长是思鸣失旦鸡”进一步抒发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鹤象征着自由与高洁,失旦鸡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尾联“天为东周道垂丧,肯生夫子在关西”以历史人物孔子为例,表达了对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忧虑,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次韵吕由义见赠之什兼简若谷居仁

行年本数奇,阅世复痴绝。

巉然寒饿表,但未朋友缺。

晚得二三子,楚楚著行列。

家学有师法,保身尽明哲。

堂皇建钟磬,户牖照玉雪。

白晰采兰手,未负如意铁。

由来石中璞,不在苦分别。

当时偶一见,顿使我心悦。

道丧古人远,君子或降节。

狐裘傥羔袖,岂待蹠与桀。

若人苟相久,可以辅衰拙。

欢喜奏微吟,聊嗣登歌阕。

(0)

燕子虚赠李清墨乞予诗试墨作七言谢之

黟川诸李今寂寞,潞州残圭大不恶。

燕侯固穷亦好事,探囊持赠意不薄。

眼明见此陈家玄,径呼毛颖作七言。

故知身外俱长物,子墨客卿聊忘年。

(0)

清夜

万籁还无声,灯光耿清夜。

跏趺据绳床,梦回蝴蝶化。

缘气亦何有,本心净无尘。

蚤夜去求道,八荒因问津。

归来谢行李,众妙不远身。

谁与商略此,玉麈炷炉芬。

(0)

寄题刘山人战胜轩

桃源一臞儒,意气郁何壮。

削迹红尘中,筑亭白云上。

溪声听逸响,山色阅殊状。

谅是永幽栖,岂伊暂清旷。

若人有灵气,战胜神更王。

乃知先圣裔,风流标素尚。

嗟予晚闻道,兹事夙所向。

得兴雪月交,理棹会一访。

(0)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九

棒头取證,撒土撒沙。喝下承当,承虚接响。

向上向下,转见颟顸。说妙谈玄,和泥合水。

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

平地欺人,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

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边。

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

(0)

偈五十三首·其十三

有句无句,超宗越格。如藤倚树,银山铁壁。

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

直饶收拾得来,已是千里万里。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