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得琅玕真妙绝,清阴恍若飞霜雪。
谁能裁作紫鸾箫,吹碎凤凰台上月。
貌得琅玕真妙绝,清阴恍若飞霜雪。
谁能裁作紫鸾箫,吹碎凤凰台上月。
这首明代李贤的《题张真人墨竹(其二)》描绘了一幅墨竹的生动画面。"貌得琅玕真妙绝"赞美了墨竹的形态之美,犹如琅玕(美玉),极尽精致与绝妙。"清阴恍若飞霜雪"进一步形容竹影的清冷,如同飘落的霜雪,营造出一种高洁而宁静的意境。最后两句"谁能裁作紫鸾箫,吹碎凤凰台上月"则想象有人能将竹子制成紫鸾箫,吹奏出美妙的乐音,甚至能吹散凤凰台上空的明月,展现出诗人对墨竹艺术价值的极高评价和对音乐艺术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物,借墨竹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