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消息问虚盈,金谷荒凉感慨生。
锦绣已收悬处色,珊瑚犹想碎来声。
楼成沧海无园战,人学飞花堕地轻。
自是不关奴辈妒,从来殊质解倾城。
谁将消息问虚盈,金谷荒凉感慨生。
锦绣已收悬处色,珊瑚犹想碎来声。
楼成沧海无园战,人学飞花堕地轻。
自是不关奴辈妒,从来殊质解倾城。
这首诗《金谷》由明代诗人何荆玉所作,通过对金谷园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人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首联“谁将消息问虚盈,金谷荒凉感慨生。”开篇便以金谷园的荒凉景象引发读者的思绪,仿佛在询问着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荒芜,引出深深的感慨。金谷园曾是西晋富豪石崇的豪华别墅,如今却只剩荒凉,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
颔联“锦绣已收悬处色,珊瑚犹想碎来声。”进一步描绘了金谷园的景象。锦绣已收,指的是昔日的奢华装饰已被岁月掩埋;珊瑚犹想,虽物已不在,但诗人仍能想象当年那珊瑚碰撞的声音,这声音仿佛仍在耳边回响,勾起了对往昔繁华的回忆。这里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的深度。
颈联“楼成沧海无园战,人学飞花堕地轻。”转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历史与自然的关系。楼成沧海,意味着金谷园的建筑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被遗忘,如同沧海一粟;无园战,则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使得昔日的争斗不再,一切归于平静。人学飞花,比喻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如同随风飘落的花瓣,轻盈而脆弱,表达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短暂。
尾联“自是不关奴辈妒,从来殊质解倾城。”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金谷园兴衰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自是不关奴辈妒,意为金谷园的兴衰并非因奴仆的嫉妒所致,而是另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从来殊质解倾城,意思是真正的魅力或价值往往在于其独特的本质,而非表面的华丽或权势。这两句诗既是对金谷园命运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金谷》一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内在价值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杰观雄楼,相照映、此花幽独。
谁解识、蕊珠仙子,道家装束。
蜡蒂紫苞融烛泪,檀心浅晕团金粟。
渐蜂儿、展翅上南枝,风掀绿。落落伴,湖心玉。
萧萧映,坛边竹。记月痕、曾上小阑干曲。
输与能诗潘道士,梦为蝴蝶花间宿。
向夜深、霜重不胜寒,骑黄鹄。
百岁光阴,浑如一梦,不觉过春秋。
憨痴愚昧,日夜为家忧。
衣食前生注定,更何须、物外贪求。
当思忖,深坑火院,终日个如囚。
诸公听我劝,儿孙福禄,莫与为牛。
把恩情挫碎,物外精求。
管甚红轮西坠,尽教他、月出东头。
降心定,回头是岸,咫尺到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