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空濛,芦花内、茆庵一个。
长夏里、溪干乘兴,短篷掀簸。
十里烟波鸥世界,半盂茗汁僧功课。
更寺门、竹翠剧怜人,如何唾。洗钵罢,苔阴坐。
捶琴歇,花关卧。爱栗留声脆,枇杷叶大。
便住随师听浴鼓,再来何日开烟柁。
约搓橙、剖橘好时光,还重过。
天水空濛,芦花内、茆庵一个。
长夏里、溪干乘兴,短篷掀簸。
十里烟波鸥世界,半盂茗汁僧功课。
更寺门、竹翠剧怜人,如何唾。洗钵罢,苔阴坐。
捶琴歇,花关卧。爱栗留声脆,枇杷叶大。
便住随师听浴鼓,再来何日开烟柁。
约搓橙、剖橘好时光,还重过。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夏日江村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之趣。
首句“天水空濛”描绘了天空与水面的广阔无垠,给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芦花内、茆庵一个”则将视线引向江边的一座简陋小屋,芦花与茅庵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长夏里、溪干乘兴,短篷掀簸”描述了诗人乘着小船在溪流中畅游的情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充满了自由与洒脱的气息。“十里烟波鸥世界,半盂茗汁僧功课”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辽阔与宁静,以及僧侣们静心修行的生活状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又和谐共存。
“更寺门、竹翠剧怜人,如何唾”则通过竹林的翠绿与僧人的修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精神生活的双重赞美。这里的“唾”字可能是指赞叹或感慨之意,强调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深喜爱。
接下来的几句“洗钵罢,苔阴坐。捶琴歇,花关卧”,描绘了僧人洗完钵后在苔藓覆盖的阴凉处休息,诗人自己则在花丛中休憩的情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爱栗留声脆,枇杷叶大”则通过栗子的清脆声响和枇杷叶的大片,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丰收的喜悦。
最后,“便住随师听浴鼓,再来何日开烟柁”表达了诗人希望长久居住在此,跟随僧人听闻法鼓,期待再次造访的渴望。这不仅体现了对当前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约搓橙、剖橘好时光,还重过”则是对未来再次访问此地的约定,预示着诗人对这片江村夏日景色的深深眷恋和美好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江村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精神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