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雨余天,是消魂节,是夕阳天。
小住匆匆,尖寒恻恻,薄病恹恹。僧寮暂此参禅。
遥望处、湖山可怜。将酒浇愁,将花献发,将梦游仙。
是雨余天,是消魂节,是夕阳天。
小住匆匆,尖寒恻恻,薄病恹恹。僧寮暂此参禅。
遥望处、湖山可怜。将酒浇愁,将花献发,将梦游仙。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寒食节后傍晚在塔寺中所见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体验。"是雨余天,是消魂节,是夕阳天",三句连用三个短语,既点明了时令(寒食节刚过,雨后放晴,夕阳西下),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寂寥的氛围。
"小住匆匆,尖寒恻恻,薄病恹恹",诗人以个人感受烘托环境,寓情于景,表达了短暂停留中的不适与心境的落寞。"僧寮暂此参禅",暗示了诗人身处佛寺,试图借禅修来排解内心的苦闷。
"遥望处、湖山可怜",远眺湖光山色,更显孤独无依,"可怜"二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将酒浇愁,将花献发,将梦游仙",诗人试图通过饮酒、赏花和幻想超脱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写寒食节傍晚寺庙内孤寂心情的词作,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高燮独特的艺术风格。
秦凿断巘崿,晋圃亡町畦。
事古迹茫昧,天高水渺瀰。
缅怀褚季野,清坐行四时。
仓黄挤兴公,无乃醉魂迷。
不如颜中书,藻舟赋新诗。
芜废今几年,黄鹄怨坏陂。
令尹古循良,见利勇有为。
如云拥万锸,矢矫出大堤。
蛟龙鼓洪涛,鸥鹭舞寒漪。
危台俯回渚,长怀旷遐睎。
乃知高世心,宜与湖山期。
下注万顷田,水田数斗泥。
民乐我亦乐,举觞淡忘归。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